生死無懼的探討
往生者留在世間的痕跡-往生牌位
前言生死學是一門很廣的學科,涉及的範圍包含人們誕生到這個世間後至死亡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研究。從死亡的無常性;乃至外在的天災人禍、老病死、臨終關懷、死亡禮儀等等,這都顯示出這門學問的重要性。進而可說是一門不可回避的人生學問,雖然各種宗教的思想,縱然面對生死的觀點與態度有所差異。但,選擇這個題目的研究,是以佛教的立場去探討人類面對死亡恐懼的種種心理探索和研究!所以,這裏有兩個概念;一是死亡,二是恐懼。此研究將死亡與恐懼兩種概念進行探索,從中以佛教如何看待“怕死”的心理與原因,進而認識佛教是如何指導人們克服死亡恐懼的。
何謂死亡
人的生命從一誕生到這世界開始,就注定步上最後的終點。這就是我人生命恒古不變的定律-----死亡。死亡在佛教中,也是每個佛教徒所必然深觀探索的人生問題,以此確立信仰及我們的人生觀。
然而死亡,在佛教中係指人喪失壽、煖、識三者,而身體開始變壞的現相;在醫學上則指呼吸、心跳、循環,乃至腦細胞完全停止作用是為死亡。其實這一天的到來,似乎是沒有時空限定的,它仿佛穿梭在每一個時候!也就是佛教常言的“無常性”,因為我們無法預計這一天會幾時到來。進而死亡恐懼就在人們的隱秘深處,隨著歲月的飛逝漸漸的浮上水面;恐懼是一種心理活動,內心感到不安、害怕的狀態。試問有誰“不怕死”呢?
恐懼死亡之原因
故凡宗教學,均在開宗明義中指出宗教之所以出現,既是源於人類的----恐懼。在原始宗教當中,人類對宇宙萬物變化的現象無知,原始宗教則出現了。進一步,人類對生命的來去與生存開始充滿想像;我們的先人曾經恐懼雷電,認為它是神跡的產物,然而當我們發現它只是天空中的一種劇烈放電現象這一資訊時,我們對雷電恐懼便消失了。可知人類學的演進也透露出一個訊息,人類不斷努力去揭示宇宙萬法變化的真相,以至能夠安心的生活。
其實在經中也有說初學之菩薩均有『五怖畏』五種恐懼:(一)惡名畏,(二)不活畏,(三)死畏,(四)惡道畏,(五)大眾威德畏。其中有兩項和死亡恐懼最密切的則是第三者:死畏,指菩薩雖然發廣大之心,卻恐怕死而不能捨身命;第四者:惡道畏,意識指恐懼自己墮於惡道,而對治不善法。可知恐懼死亡並非絕然是一種反面的,菩薩修行因畏死之心,均能激發上求善法之念。
佛教教義無處不在教導我們這樁“生死事大”,我們該如何超脫生死束縛。在第一個議題的探討中,人究竟為何會死亡呢?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一般人会用邏輯的推理,來說明我們源於有“生”,再以此類推如何“生”呢?這個問題也就進入宗教所詮釋的範疇了,甚至唯物思想所演進的生物進化論!
其實,在佛陀修行中;佛陀看到老、病、死、沙門,並啟出家之念,感悟人生無常而欲擺脫生死束縛,出家修行。後來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一切法無非是緣起性,緣起一切畢竟無我的道理。廓然圓悟。成等著正覺,自覺、覺他、覺滿。後來到婆羅奈斯(Varanasi)鹿野苑,為五比丘開示四聖諦法。解說緣起之法則。這一過程中,可知佛教對死亡教育的深入探討,是可理解的。
(a) 錯誤的認知雖然時代進步,科技發達,已經讓我們對外在的客觀現象不再恐懼,但死亡的恐懼卻在人類的歷史上不斷反復重演,究根到底這也就是宗教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然而,為何人類對死亡會依然感到恐懼呢?在一行禪師的《你可以不怕死》著作中提到:佛陀認為生與死都是一種概念,他們並不是真實的。就因為我們當真了。所以才製造出強而有力的幻覺,進而導致了我們的苦難。我們最怕的是死亡來臨後,一切將化為烏有!因為,許多人都相信生命只有一生,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直到死亡,就結束了。因此我們對滅絕充滿了畏怖。而在達摩難陀法師的《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中對死亡的恐懼也有精闢的闡釋,他說:事實上我們不是那麼受死亡本身所幹擾,而是受困於對它所抱持的錯誤觀念。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盤據於心中對死亡的恐懼感。然而對佛教徒而言,死亡只不過是短暫存在的暫時結果,並非所謂「生命」的結束。而著名的日本禪宗祖師道元禪師對死亡的見地頗具直截了當:我們之所以恐懼死亡,是因為我們害怕活在當下的自己,會從這個世界消失的緣故。
(b) 因緣假合所生以上幾位大德對死亡的詮釋,可讓我們一目瞭然佛教的死亡態度是無懼生死的。因為佛法的教義為緣起論者,眾緣相依。有情(包括六道眾生)為蘊、處、界和合者,與生死相續流轉中,因於無明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其實,無明即是不明,它有礙于智慧的迷蒙,為愛所系縛。所謂“無明為父,貪愛為母”使我們產生了我見而導致不斷流浪生死!
生與死如同一條繩子的兩端,不可能剪除一端而希望保有另一端。生與死的奧秘其實很簡單,心靈(名)與肉體(色)的集合——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既是四大: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的結合。受蘊:領納之義,就是五根對五境所承受的苦、樂、捨之感受;想蘊:則是對境界所產生的想像和心中動念於色境,知道其為青黃赤白,方圓長短。行蘊:為行為造作;識蘊:是了別之義,對境界了別識知事物的心理。所以五蘊的存在也可稱作“生”。五蘊的消散稱為死。而重新組合五蘊則稱為重生。如此反覆循環、周而復始直至我們達到涅槃的極樂世界。
在《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八章中,佛陀與弟子們有一段精彩的對話;佛陀問弟子們:人命在幾間?有一沙門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佛陀又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直到佛陀問到其中一個沙門,對曰:生命在呼吸間。佛陀才說:善哉,子知道矣。從這裏可知,從五蘊的結合,乃至生命的無常遷流中,生死其實盡在我們的呼吸之間。就在無常的法則裡更替不息。
縱然,吾人對於生命的自然法則無知之故,況復執著種種錯誤的見解。死亡恐懼則迥然盤據心間。
一行禪師引用了詩般的比喻說:你根本看不見雲的生日和死期。真相只不過是雲化成了雨或雪。死亡這件事情並不存在,因為是永遠在延續著。雲承繼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陽的高溫,而雨又承繼了雲。
克服死亡恐懼的方法倘若我們要克服死亡恐懼,唯有對自我透徹的認識。透過知見地開發和對宇宙人生的探索,甚至趨於宗教信仰的薰陶與訓練,來補助我們開展對“死亡”真諦的覺知。
(a) 死亡是必然的結果 — 因緣觀
由於,我們對死亡有著錯誤的認知(概念),所以,佛陀教導佛子們,應當修習因緣觀、無常觀,深觀我們的身心世界均由四大五蘊,因緣假合。進而破除我們對生死的錯誤認識與生死眷念。達摩難陀法師在《如》中,也提及克服死亡恐懼的態度,雖然我們常看到死亡帶走多少人的生命,卻很少停頓下來自省----由於對生命的眷戀,我們無法接受死亡的想法,而事實上死亡是必然的。我們應培養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實,隨時準備好去面對現實,死亡是存在的,而且隨時隨地均可能發生,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實。
一行禪師在其著作中提到說,其實滅絕只是我們的一種概念罷了,一旦體認你是無法被摧毀的,我們就從恐懼之中解脫了。因為佛陀的真理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同,無異;無永恆不滅的自我,亦無自我的滅絕。簡言之,我們真正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只有洞察到我們真正的本性,才能轉化對不存在和滅絕的恐懼。這也就是當我們體悟到生滅之理時,“世上沒有我或個體,面對這個大宇宙,小而微地來說,構成世界一部分的是人類,死亡來造訪時,人類不過是改變形態罷了。” 道元禪師《死亡的真諦》。因此,當我們活在當下時,應盡一切努力綻放光明,死與我們毫無關係,不需在意它。
(b) 宗教信仰的修練
(一).受持五戒在佛教教義中,除了改變我們對死亡錯誤的認知以外,我們也可通過宗教信仰,來培養及面對死亡的勇氣。佛教基礎教義都會教導我們修持五戒十善,它能幫助我們超越生死恐懼;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若能如實一生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得人身,不會墮三惡道。五戒內容:「不殺生」:不去侵犯一切眾生的生命,以此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不偷盜」:就是不與取,沒有別人之同意和答應而自取,則是偷盜。其目的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與布施供養;「不邪淫」:有正當的婚姻關係;「不妄語」:不欺騙他人;「不飲酒」:防止酒後會做出殺盜淫妄之戒。
下列並指出一個真實案例,大衛‧莫利斯是西方有名的佛教徒學者,享年八十五歲。在他死後不久,有位作家接到來自他的一封信(顯然是他早已寫好了,並指示在他死後郵寄出去),內容是這樣的:「你會很高興知道今天我已死了,因為有兩個原因:首先,得知我已從疾病的痛苦中解脫,你會為此放下心中的一塊巨石。其次是,既然我是個佛教徒,且忠誠的遵守五戒,因此,你知道我的下輩子不可能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下。」
(二).修十善道業同時,若想生天者,則可修「十善業」。德行標準有十條為五戒的擴展。「身三」:身有三條戒。「不殺」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五戒的前面三條。「約身如繩,身業清淨」:約束自己身,像繩子一樣拉得很直。約束自己,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四種。第一、「不妄語」:不謊言。第二、「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第三、「不兩舌」不挑撥是非。第四、「不綺語」:不花言巧語,用意不善,擾動人心的語言。所以佛制戒律,就是教我們「守口如瓶,口業清淨」。
「意三」:意業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痴。這十條是生天的基本條件。若能依此行去,人生的目標明確,對死亡則不會再感到恐懼。
(c) 修定入觀另外,佛教的修習在《佛遺教經》有云“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佛陀強調修定的重要性,能讓我們透視死亡的真相。知道世間的生滅現象。經過修定的訓練,則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監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當智慧的明燈燃起時,心中的黑暗將會除去。再也不受生死煩惱之相所束縛。
(d) 發願求生佛國淨土在佛教中最常教導人們超越生死的法門還有發願與反省懺悔之法。尤其可透過信願的力量加持,讓我們接著信仰的信念超脫生死恐懼,此法門則是持誦彌陀聖號,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當人們對阿彌陀佛世界信心充滿時,於此修練的方法,則以信為入,一心恆持聖號至一心不亂。在臨命終,彌陀如來當必接引。這是借助他力的易行門得於超脫。經中有云;西方極樂國土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土之外,其佛名號阿彌陀,彼佛未成佛時,曾發四十八願,其中有稱念名號者,既當接引往生之願。
結論當然,佛教的法門無量,有八萬四千之說。以上所引述的方法僅是佛教普遍指導眾人超然生死恐懼的方便。倘若欲更深層對生命的探尋,我們必須時刻觀照無常迅速,生死大事。面對被賦予尊貴的人生,不可一時懈怠、輕忽,必須努力地朝世尊指示的生存之道邁進。
參考資料:
《佛遺教三經》
《你可以不怕死》一行禪師、胡因夢譯 橡樹林文化出版
《死亡的真諦》傅偉勳主編 小松正衛著 王麗香譯 大東圖書出版
《根本佛法概要》 釋淨心 撰述 淨覺之聲空中布教中心
《佛法概論》 印順導師著 正聞出版社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達摩難陀法師著(網絡版)
工具書:
佛光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