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關修行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送行者的吶喊

facebook稿件/釋理淨寫於 2010年8月3日 18:09
 
這幾天去了基隆一趟,目地就是參加一場"百頭送黑頭"的告別式和為往生者處理的一些善後。或許這就是冥冥中菩薩為我安排的吧,要我學著勇敢去面對人生的無常。馬來西亞同鄉,阿強的弟弟志源,來台留學出了意外,不幸從五層樓摔死了!原因是忘了帶鑰匙被反鎖在門外,後來選擇到第六樓以電線綁在身上,試圖攀爬進五樓的窗戶,而結果電纜線無法支撐體重垂落地面不幸往生了!

寺裡的悟敬法師也是在7月27號往生了,早上才跟她老人家助念,中午打開FACEBOOK就看見阿嬌(自出小玩到大的鄰居)的留言,希望我能前往基隆協助,因此我不再猶豫的,就在下午五時從台南出發到基隆了。來到基隆北都飯店的821號房已經晚上九點了,初見志源的媽媽,樣子已顯得非常憔悴!她一開口就和我說明事發的經過,最讓人心疼的是她在說著:咱ㄟ囝,一生人走到24歲就結束了!說真的,我確實不太會安慰別人,我心裡對佛法的體會也試著想在她最需要的一刻,可以撒下安慰的甘露,令她釋懷人生無常的緣起。可是,後來還是沉默聆聽.....

這一夜
我不斷在自問,今夜我真不曉得是什麼因緣會和他們一家人睡在這個飯店裡?明天是志源的告別式啊。今晚有誰睡得著呢?寧靜的冷氣房裡,幾乎一點都不覺得冷!躺在床上,就快睡到僵硬了,我不敢翻動身體,因為棉被的聲音彷彿在傳遞著不安的氣氛,半睡半醒中,只聽到隱約翻動的聲音和微微的哀傷哭泣。

告別儀式上
在我們的傳統裡,這是悲哀的......早上的告別式開始了,它只有叫人哀傷!我也壓抑不了自己的情緒......哭了!我試著去了解一個父母,把自己孩子從一塊十月懷胎出來的肉團,經過這24年的養育,結果卻換來這種局面,要去承受看見自己孩子躺在棺木裡動也不動的畫面,那是多叫人不忍心的事啊!鄭媽媽就坐在靈前用她哀傷的叫著:咱ㄟ囝,跟我回家吧,送你來讀書讀成這個樣子回去。她不斷翻覆的念著.....此時,可感受她父母親是多麼痛啊?或許,我眼眶的淚水是在洗滌我對她們的祝福吧。

跟蘑菇師父修行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年 佛在眼前





















第二年 佛在大殿




















第三年 佛在天邊























第四年 向佛要錢





























第五年 忘了佛臉























第六年 不看佛臉























第七年 無法無天













跟蘑菇師父修行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一度的供僧大會,在全台開跑了。這也是台灣出家人有賴生存的條件之一,剛來台時,就聽一位馬來西亞籍的同學說,六年在台的留學僧涯,就曾經跑"供僧法會"來維持一些生活費用。

結果,就有人批評我們現在的學院出家人就會"學論文"、"跑供僧"!說真的,整個大環境中,現實的經濟生活,就連出家人也迴避不了。

去供僧,難道那麼虔誠去吃飯嗎?也就是為了大會發的嚫金嘛。一個上午從摸黑的5點出發,不是要去打老虎啊。在車上吃了包子,然後來到會場一路就站的、坐的、講的,等的.....幾乎就等到十一時唱完臨齋儀,站到腳也受不了,肚子也快餓扁了!整個儀軌還不短啊!可是,這個儀軌又不能少!我一直在想不如南傳佛教供僧,法師們就舒服多了,簡單的念誦,就開始吃飯了。

現實一點吧,法師們啊開始吃飯了,大家的話題並沒有問候對方:念佛是誰!開悟了嗎?而是,南部供僧的嚫金拿了多少?北部今年有多少場供僧啊,林口體育館的供僧法會你報名了嗎?可以上網看全國的供僧法會的資訊。

難道你不知道出家人是失業率的人口之一嗎!不繳納税,還要領求助金!我們就靠信念來過活啊,自己沒有兩把刷子,沒有喉嚨、沒有不爛之舌、沒有筆幹、沒有花樣、沒有樣子.......誰要看你呢!不去參加不是很可惜嗎?主辦單位就是為了我們的生存而設的啊,不去白不去,這是我們與信徒的一種微妙關係。一年到頭,都在寺裡服務,從大寮煮飯煮到大殿去唱唸,是服務了誰?今天供僧應該說是一種互相感恩的日子,沒有教團來實踐佛陀的教育和弘揚佛法,這個宗教又存在什麼意義呢?





跟蘑菇師父修行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希望和我有緣的人,只要他在我身邊就能感受到心理的安穩及穩定感。

這是來自我心底最坦承與真實的心願。

我要對人懷著慈悲的心,沒有私心,還要給人無限的成就。

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

我也希望你會感覺到我現在是自在的,在我身上流露出讓你感到如沐春風的溫暖。

這是我努力的方向

就像他-----Bhante Javana

他是不欺騙別人的,包括他自己。

寒假回馬國參訪小山林的一個心願

跟蘑菇師父修行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僧眾安不住僧團?

為什麼現在的出家人無法安住於僧團?又或現代修行者多,而證道者少呢?這道問題,是我來到德林念佛寺後,不斷於腦海中盤旋的議題。前來德林的這些日子,都讓我深思這個問題,原因起於從慈老師送了我一張光碟《現代僧伽的省思與責任》,光碟裡有一分文稿和簡表,幾天以來我就不斷的仔細閱讀,其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深層用意。加上聽聞德進法師那股滿懷熱絡的與分享著他的學佛心得,多次也提到這一個問題!此時,我試著以自己曾親聞的訊息為基礎,再以反方向的思考去探索這一問題。

去年寒假,我們去拜訪了僧大副校長本靜大法師,那時副校長和我們談及台灣佛教的現況。他說現代是經濟型的佛教,佛教學術研究很盛也很有成果,可是卻往往只重視學術,而缺乏實修。另外,於前年我曾參訪趙州柏林禪寺,親近了淨慧老法師,他是跟隨近代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修行的,為禪宗五家法嗣傳人,也是河北佛協會長。他說當時在雲居山當虛雲老和尚侍者的時候,在寺院裡很難見到信徒,因為寺廟裡自己耕田種地,自給自足,和信徒的來往是很少的。

從上面兩位大德的言談中,我們可略有所解,過去叢林生活和現在佛教的差異性!社會變遷,自然影響了寺廟的管理模式!首先,我們可了解到過去和現代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過去傳統叢林的管理模式;寺院多在偏僻山區,地處靜幽,遠離塵囂,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可說明這一點;寺院經濟皆為自給自足和擁有自己的產地;管理方面則很少與信徒有直接的互動;叢林是十方道場,非子孫嫡傳的家廟,住持和尚不能收徒。相對的,現在的寺院規模再大也多為子孫關係的寺院;寺院經濟必須依靠自立;寺廟也多在人群集聚的地方,所以必須和護法信徒有直接性的互動,何況目前大部分的寺院,更面對著寺廟大、住眾少、活動多的狀況!

過去傳統叢林
地處靜幽,遠離塵囂
寺院經濟皆為自給自足
十方道場,非子孫嫡傳的家廟
很少與居士有直接的互動 人群集聚的地方

現在的寺院
經濟必須依靠自立
有子孫關係
必須和護法信徒有直接性的互動
寺廟大、住眾少、活動多


在針對僧團所提供的客觀條件下,出家人安住僧團修行的條件大大的被削弱,加上現代是民主自由、資訊化的時代,出家人的選擇條件自然顯得自由多了,這就是從外在條件去論述。

另外,再從解、行去分析寺院的狀況,傳統的叢林多為專宗道場,有著優厚的傳承背景。人們常說宗、教、律、密、淨,這也很明顯的說明了這一點,無論宗門參禪,律宗的戒持、密教的持咒及淨土的念佛等,大部分都是比較重視“行門”的,而只有教下則偏重“解門”。當然,學佛除了要確立對佛法的知見以外,還須有實修的體驗,方能修證自己,斷除煩惱。解而不行,只是一種知識,不是智慧。行而不解,又盲修瞎煉!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現在的佛教就能夠知道,很多寺院挂上人間佛教的旗幟,卻極為缺乏確立道場的宗風和缺乏繼承傳統的優良特點。因此,行人於道場中找不安心之法,卻常常忙於諸多雜務,加上師徒關係間的思想衝突與矛盾,皆會構成不住僧團的要素。因此,我們再衍生到現在佛學院的教育,也多為偏重解門的,而傳統專宗道場則重視實修。

現在,再從出家人的角度去看這一個問題,我把主客略作分類,主為現在的出家人,客為現在的寺院。先把目前的出家人分為兩類,一類是重視修福的,一類是重視修慧的。當然福慧是必須雙嚴,方可成就圓滿菩提。然而,實事上則有些行人的觀念問題,致使偏重於修福或修慧的狀況。有些道場的建立確實也只重辦活動,接引眾生。但是,一個道場若一味的忙於塵勞佛事,長期下去,住眾心念散亂,安不住心,是自然的事!而有些道場則非常重視修持,道風儼然,但由於時代的因素和眾生根器問題,往往也會出現住不下去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景之下,我試著用一種公式去分析,所會產生的後果究竟如何?

一, 重修慧者住重接眾道場
這種情況則是住不久,因為接眾道場多半會有很多活動!雖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但這並不是學佛者之根本,對於一個重修慧者而言,只會當做培福以資道糧而已。日子久了,還是會選擇離去。

二, 重修福者住重接眾道場
我們不能說,重修福者住在接眾道場比較不好。因為一個修行人在其修行歷程中,關乎其身心發展的元素;觀念與程度、擅長與興趣方面。這種情況,涉及到層次上的問題,於某段時期較為契機,更能為佛教之發展,有著正面的推動和幫助。

三, 重修慧者住重修持道場
這種情況是完美的結合,身心皆能安住,寺院修道風氣盛旺,自然能夠降到最低之人源流動。

四, 重修福者住重修持道場
重於修福者則難免有時會受不了重修持道場的嚴苛規矩,因為重修持的道場固然重視持戒、念佛和參禪。或許雜事不多,就得往內心去下功夫,所以,會覺得無聊!

透過以上的剖析,以過去到現在的佛教情況,修持上的行與解之偏重和修行人的內外條件去分解,構成我們目前的佛教面貌,乃至我們要回應的問題是;為何出家人不住僧團?或現代修行者多,而證道者少?其實,過去的情況是擁有非常優厚的條件以助修行人專心辦道的。而現在佛教,雖然也有前無古人的歷史性開創,但終究未趨於成熟,尤其是宗風的確立與一套完備且適應現代人的管理方式。所以,僧眾不住僧團,更是涉及到佛教會對僧人的管理制度,還有出家者老化:晚年出家者擁有經濟後盾,而自行結社聚眾等問題。同樣的,僧眾的行動規範過於鬆懈及自由,也有其弊端的出現!而過去則多為少小入道,長期薰修佛法,助成道業。現在則不然了!所以證道者少是有其環境條件和修行者根器的因素。

跟蘑菇師父修行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死無懼的探討



往生者留在世間的痕跡-往生牌位



前言

生死學是一門很廣的學科,涉及的範圍包含人們誕生到這個世間後至死亡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研究。從死亡的無常性;乃至外在的天災人禍、老病死、臨終關懷、死亡禮儀等等,這都顯示出這門學問的重要性。進而可說是一門不可回避的人生學問,雖然各種宗教的思想,縱然面對生死的觀點與態度有所差異。但,選擇這個題目的研究,是以佛教的立場去探討人類面對死亡恐懼的種種心理探索和研究!所以,這裏有兩個概念;一是死亡,二是恐懼。此研究將死亡與恐懼兩種概念進行探索,從中以佛教如何看待“怕死”的心理與原因,進而認識佛教是如何指導人們克服死亡恐懼的。

何謂死亡

人的生命從一誕生到這世界開始,就注定步上最後的終點。這就是我人生命恒古不變的定律-----死亡。死亡在佛教中,也是每個佛教徒所必然深觀探索的人生問題,以此確立信仰及我們的人生觀。

然而死亡,在佛教中係指人喪失壽、煖、識三者,而身體開始變壞的現相;在醫學上則指呼吸、心跳、循環,乃至腦細胞完全停止作用是為死亡。其實這一天的到來,似乎是沒有時空限定的,它仿佛穿梭在每一個時候!也就是佛教常言的“無常性”,因為我們無法預計這一天會幾時到來。進而死亡恐懼就在人們的隱秘深處,隨著歲月的飛逝漸漸的浮上水面;恐懼是一種心理活動,內心感到不安、害怕的狀態。試問有誰“不怕死”呢?

恐懼死亡之原因

故凡宗教學,均在開宗明義中指出宗教之所以出現,既是源於人類的----恐懼。在原始宗教當中,人類對宇宙萬物變化的現象無知,原始宗教則出現了。進一步,人類對生命的來去與生存開始充滿想像;我們的先人曾經恐懼雷電,認為它是神跡的產物,然而當我們發現它只是天空中的一種劇烈放電現象這一資訊時,我們對雷電恐懼便消失了。可知人類學的演進也透露出一個訊息,人類不斷努力去揭示宇宙萬法變化的真相,以至能夠安心的生活。

其實在經中也有說初學之菩薩均有『五怖畏』五種恐懼:(一)惡名畏,(二)不活畏,(三)死畏,(四)惡道畏,(五)大眾威德畏。其中有兩項和死亡恐懼最密切的則是第三者:死畏,指菩薩雖然發廣大之心,卻恐怕死而不能捨身命;第四者:惡道畏,意識指恐懼自己墮於惡道,而對治不善法。可知恐懼死亡並非絕然是一種反面的,菩薩修行因畏死之心,均能激發上求善法之念。

佛教教義無處不在教導我們這樁“生死事大”,我們該如何超脫生死束縛。在第一個議題的探討中,人究竟為何會死亡呢?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一般人会用邏輯的推理,來說明我們源於有“生”,再以此類推如何“生”呢?這個問題也就進入宗教所詮釋的範疇了,甚至唯物思想所演進的生物進化論!

其實,在佛陀修行中;佛陀看到老、病、死、沙門,並啟出家之念,感悟人生無常而欲擺脫生死束縛,出家修行。後來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一切法無非是緣起性,緣起一切畢竟無我的道理。廓然圓悟。成等著正覺,自覺、覺他、覺滿。後來到婆羅奈斯(Varanasi)鹿野苑,為五比丘開示四聖諦法。解說緣起之法則。這一過程中,可知佛教對死亡教育的深入探討,是可理解的。

(a) 錯誤的認知

雖然時代進步,科技發達,已經讓我們對外在的客觀現象不再恐懼,但死亡的恐懼卻在人類的歷史上不斷反復重演,究根到底這也就是宗教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然而,為何人類對死亡會依然感到恐懼呢?在一行禪師的《你可以不怕死》著作中提到:佛陀認為生與死都是一種概念,他們並不是真實的。就因為我們當真了。所以才製造出強而有力的幻覺,進而導致了我們的苦難。我們最怕的是死亡來臨後,一切將化為烏有!因為,許多人都相信生命只有一生,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直到死亡,就結束了。因此我們對滅絕充滿了畏怖。而在達摩難陀法師的《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中對死亡的恐懼也有精闢的闡釋,他說:事實上我們不是那麼受死亡本身所幹擾,而是受困於對它所抱持的錯誤觀念。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盤據於心中對死亡的恐懼感。然而對佛教徒而言,死亡只不過是短暫存在的暫時結果,並非所謂「生命」的結束。而著名的日本禪宗祖師道元禪師對死亡的見地頗具直截了當:我們之所以恐懼死亡,是因為我們害怕活在當下的自己,會從這個世界消失的緣故。

(b) 因緣假合所生

以上幾位大德對死亡的詮釋,可讓我們一目瞭然佛教的死亡態度是無懼生死的。因為佛法的教義為緣起論者,眾緣相依。有情(包括六道眾生)為蘊、處、界和合者,與生死相續流轉中,因於無明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其實,無明即是不明,它有礙于智慧的迷蒙,為愛所系縛。所謂“無明為父,貪愛為母”使我們產生了我見而導致不斷流浪生死!

生與死如同一條繩子的兩端,不可能剪除一端而希望保有另一端。生與死的奧秘其實很簡單,心靈(名)與肉體(色)的集合——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既是四大: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的結合。受蘊:領納之義,就是五根對五境所承受的苦、樂、捨之感受;想蘊:則是對境界所產生的想像和心中動念於色境,知道其為青黃赤白,方圓長短。行蘊:為行為造作;識蘊:是了別之義,對境界了別識知事物的心理。所以五蘊的存在也可稱作“生”。五蘊的消散稱為死。而重新組合五蘊則稱為重生。如此反覆循環、周而復始直至我們達到涅槃的極樂世界。

在《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八章中,佛陀與弟子們有一段精彩的對話;佛陀問弟子們:人命在幾間?有一沙門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佛陀又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直到佛陀問到其中一個沙門,對曰:生命在呼吸間。佛陀才說:善哉,子知道矣。從這裏可知,從五蘊的結合,乃至生命的無常遷流中,生死其實盡在我們的呼吸之間。就在無常的法則裡更替不息。

縱然,吾人對於生命的自然法則無知之故,況復執著種種錯誤的見解。死亡恐懼則迥然盤據心間。

一行禪師引用了詩般的比喻說:你根本看不見雲的生日和死期。真相只不過是雲化成了雨或雪。死亡這件事情並不存在,因為是永遠在延續著。雲承繼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陽的高溫,而雨又承繼了雲。

克服死亡恐懼的方法

倘若我們要克服死亡恐懼,唯有對自我透徹的認識。透過知見地開發和對宇宙人生的探索,甚至趨於宗教信仰的薰陶與訓練,來補助我們開展對“死亡”真諦的覺知。

(a) 死亡是必然的結果 — 因緣觀

由於,我們對死亡有著錯誤的認知(概念),所以,佛陀教導佛子們,應當修習因緣觀、無常觀,深觀我們的身心世界均由四大五蘊,因緣假合。進而破除我們對生死的錯誤認識與生死眷念。達摩難陀法師在《如》中,也提及克服死亡恐懼的態度,雖然我們常看到死亡帶走多少人的生命,卻很少停頓下來自省----由於對生命的眷戀,我們無法接受死亡的想法,而事實上死亡是必然的。我們應培養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實,隨時準備好去面對現實,死亡是存在的,而且隨時隨地均可能發生,這是無法逃避的事實。

一行禪師在其著作中提到說,其實滅絕只是我們的一種概念罷了,一旦體認你是無法被摧毀的,我們就從恐懼之中解脫了。因為佛陀的真理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同,無異;無永恆不滅的自我,亦無自我的滅絕。簡言之,我們真正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只有洞察到我們真正的本性,才能轉化對不存在和滅絕的恐懼。這也就是當我們體悟到生滅之理時,“世上沒有我或個體,面對這個大宇宙,小而微地來說,構成世界一部分的是人類,死亡來造訪時,人類不過是改變形態罷了。” 道元禪師《死亡的真諦》。因此,當我們活在當下時,應盡一切努力綻放光明,死與我們毫無關係,不需在意它。

(b) 宗教信仰的修練

(一).受持五戒

在佛教教義中,除了改變我們對死亡錯誤的認知以外,我們也可通過宗教信仰,來培養及面對死亡的勇氣。佛教基礎教義都會教導我們修持五戒十善,它能幫助我們超越生死恐懼;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告訴我們,五戒是「人乘之因」,若能如實一生依教奉行,必定能夠保住人身,來生還得人身,不會墮三惡道。五戒內容:「不殺生」:不去侵犯一切眾生的生命,以此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不偷盜」:就是不與取,沒有別人之同意和答應而自取,則是偷盜。其目的是幫助我們修學清淨與布施供養;「不邪淫」:有正當的婚姻關係;「不妄語」:不欺騙他人;「不飲酒」:防止酒後會做出殺盜淫妄之戒。
下列並指出一個真實案例,大衛‧莫利斯是西方有名的佛教徒學者,享年八十五歲。在他死後不久,有位作家接到來自他的一封信(顯然是他早已寫好了,並指示在他死後郵寄出去),內容是這樣的:「你會很高興知道今天我已死了,因為有兩個原因:首先,得知我已從疾病的痛苦中解脫,你會為此放下心中的一塊巨石。其次是,既然我是個佛教徒,且忠誠的遵守五戒,因此,你知道我的下輩子不可能籠罩在愁雲慘霧之下。」

(二).修十善道業

同時,若想生天者,則可修「十善業」。德行標準有十條為五戒的擴展。「身三」:身有三條戒。「不殺」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是五戒的前面三條。「約身如繩,身業清淨」:約束自己身,像繩子一樣拉得很直。約束自己,身業清淨。
「口四」:口業有四種。第一、「不妄語」:不謊言。第二、「不惡口」:不說粗魯的話。第三、「不兩舌」不挑撥是非。第四、「不綺語」:不花言巧語,用意不善,擾動人心的語言。所以佛制戒律,就是教我們「守口如瓶,口業清淨」。
「意三」:意業有三種,不貪、不瞋、不痴。這十條是生天的基本條件。若能依此行去,人生的目標明確,對死亡則不會再感到恐懼。

(c) 修定入觀

另外,佛教的修習在《佛遺教經》有云“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佛陀強調修定的重要性,能讓我們透視死亡的真相。知道世間的生滅現象。經過修定的訓練,則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監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當智慧的明燈燃起時,心中的黑暗將會除去。再也不受生死煩惱之相所束縛。

(d) 發願求生佛國淨土

在佛教中最常教導人們超越生死的法門還有發願與反省懺悔之法。尤其可透過信願的力量加持,讓我們接著信仰的信念超脫生死恐懼,此法門則是持誦彌陀聖號,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當人們對阿彌陀佛世界信心充滿時,於此修練的方法,則以信為入,一心恆持聖號至一心不亂。在臨命終,彌陀如來當必接引。這是借助他力的易行門得於超脫。經中有云;西方極樂國土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土之外,其佛名號阿彌陀,彼佛未成佛時,曾發四十八願,其中有稱念名號者,既當接引往生之願。

結論

當然,佛教的法門無量,有八萬四千之說。以上所引述的方法僅是佛教普遍指導眾人超然生死恐懼的方便。倘若欲更深層對生命的探尋,我們必須時刻觀照無常迅速,生死大事。面對被賦予尊貴的人生,不可一時懈怠、輕忽,必須努力地朝世尊指示的生存之道邁進。

參考資料:
《佛遺教三經》
《你可以不怕死》一行禪師、胡因夢譯 橡樹林文化出版
《死亡的真諦》傅偉勳主編 小松正衛著 王麗香譯 大東圖書出版
《根本佛法概要》 釋淨心 撰述 淨覺之聲空中布教中心
《佛法概論》 印順導師著 正聞出版社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達摩難陀法師著(網絡版)
工具書:
佛光大詞典

跟蘑菇師父修行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儀師之奏鳴曲

這是一部頗具價值的電影。一種耐人尋味,且蘊含着一種深度,使人觀賞完畢以後仍然迴荡在腦海里盤旋。其實每一部影片,都有它所要傳達的訊息與思想,而這部電影所要和我們傳達的訊息是什麼呢?我想就是「生死學」這個議題了。其中涉及的重點如:職業無尊卑、死亡尊嚴、生命的意義和藝術與父子情誼。

溫柔的送行者--禮儀師
顯然,這是一份特殊的工作,也是讓人所誤解的行業!事實上,它比任何行業都來得更接近生命的真實¬¬¬¬¬-死亡。接觸死人是需要勇氣的,而這種勇氣則來自它的精神體現;就因為從死亡中看見生命中的光明面,他(大悟)坦然決定面對生命的真實。幾度曾想辭職的他在喪者家屬的感激與前輩社長的帶領下,體會到了死亡的莊嚴與這份工作的重要性。禮儀師的工作就像一個溫柔的送行者,為往生者潔淨身軀、重塑容顏,做好旅行的準備,同時亦救贖了傷心的家屬,甚至化解生前的不愉。給生命最後的余輝留下一種尊嚴,引領往生者前往另一個世界。
工作其實並無卑賤,只要是正當的職業,取之有道,都應該得到尊重,就如主角(大悟)和妻子(美香)的那段對話;
美香:你不覺得作這一行很丟臉嗎?我只希望你做一個普通的工作。
大悟:什麼是”普通”的工作? ”普通”是怎樣定義的呢?死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要死,包括你和我也一樣。這段的精彩的對話,道出了死亡是如此”普通”也如此”接近”我們啊,只是一般人總是選擇迴避死亡一天的到來。

尊嚴的死亡
說穿了,人死了那有什麼像活人般呢?他可永遠張不開笑臉了,而禮儀師的儀式過程中,溫柔的為往生者潔淨身軀、重塑容顏後,體現了悲痛家屬和亡者完美的道別。

琴聲伴花謝
主題配樂是這部電影的靈魂,實為動人心弦。當鏡頭緩緩的推移,一人在遼闊的平原獨自伴奏時,加上一幕幕生死別離的畫面和大提琴的悠揚旋律中,我哭了!在他小時模糊的記憶,父親的面容早已模糊(生離),直到面對父親的遺體......冰冷僵直的手,在死前仍緊緊握著當年自己送的那顆鵝卵石,父親的面容終於在記憶中清晰了起來......(死別)。這是一段遺落的情,宛如在每個人的背後都埋藏着不為人知的心酸史,就如那塊石頭般,壓在無法痊癒的傷口上,而美妙琴音黯然伴着思念的心,直到遇上人生的終點,才會抹去過往的傷痛!

然而在棺木里的亡者,不管是老、是少;家屬是喜、是悲;信仰不管是佛教、神道教或基督教,最終彼此都要隨著無常,花開花謝。有時候,人死了才顯得彼此的距離拉近了,或許才追憶亡者的存在過!甚至,才悔不當初!

當主角(大悟)為自己的父親處理善後的那一幕;他從僵硬的手中拿出一個小石頭,他曾說過,這個石頭是一種符號,來表示給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那是平滑、圓形的,也就是心情是平靜的,是祝福的。說明那一個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呢? 他一邊含淚,一邊為父親抹拭風霜的臉。也抹去了過往的埋怨,只留下清晰,而美好的回憶。最後一幕,主角將石頭放到其懷孕的妻子肚子上,以示又是新生命的開始。

跟蘑菇師父修行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